Visualcapitalist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商平台访问量数据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图景:亚马逊以27亿月访问量稳居榜首,这一数字占全球前20大零售网站总流量的四分之一。中国平台Temu和速卖通分别以16亿和6.46亿月访问量夺得第二和第三名。
中美平台共同主导着全球数字购物市场,两者合计占据约65%的全球数字购物流量份额。这一数据印证了跨境电商领域“双极格局”的形成,其余流量则被eBay、俄罗斯Ozon、日本乐天等区域平台瓜分。

01 三强争霸,亚马逊霸主地位难撼动
2025年全球电商访问量排行榜显示,头部平台优势明显。亚马逊的旗舰网站amazon.com月访问量高达27亿次,相当于其最接近竞争对手Temu的1.7倍。
这一数据来源于We Are Social机构对2025年6月至8月全球平均月流量的统计。亚马逊生态系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力,这也为其2.3万亿美元市值提供了支撑。
中国两大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速卖通虽排名靠前,但月访问量合计近23亿次,仅约占亚马逊流量的四分之一。这反映出即便是增长迅猛的新兴平台,在体量上与老牌巨头仍存在差距。
市场份额的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。尽管不断有新平台涌现,电商格局却保持相对稳定,头部企业在品牌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持久存在。
02 中国力量崛起,低价与品牌双线并行
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成为本次排名的一大亮点。Temu凭借激进的折扣策略成功打开国际市场。特别是在巴西市场,其访问量已超越美国本土,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。
速卖通则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,加码品牌赛道,通过升级品牌出海计划实现增长。据悉,一批品牌在速卖通的成交额已超过亚马逊。这种差异化战略使两个中国平台形成了互补的市场格局。
中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。速卖通持续深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2024年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6.4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%。
03 区域巨头各显神通,本土化优势凸显
在全球电商大棋盘上,区域巨头凭借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。榜单第四、五位分别为美国的eBay和俄罗斯的Ozon。
日本乐天、韩国Coupang及巴西Mercado Livre等区域平台则展示了中美双寡头垄断之外本土电商巨头的实力。这些平台在当地市场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认知度。
区域电商的增长势头不容小觑。数据显示,韩国市场访问量同比增长超30%,巴西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跨境电商增长最快的“蓝海”。这些市场为中国卖家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。
细分领域的平台也表现出色。Shopify的Shop.app与Ticketmaster凭借在细分领域的影响力成功入围前20.表明垂直化、专业化平台在特定领域具有竞争力。
04 卖家面临多平台战略抉择
对跨境卖家而言,当前格局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。亚马逊平台流量庞大,但竞争日益激烈;Temu增长迅速,却需要卖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其独特的运营模式。
区域平台则要求卖家具备更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。在这种复杂环境下,如何高效管理多个平台的运营成为卖家面临的核心问题。
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技术手段应对这一挑战。例如,通过ERP系统自动同步和处理来自多个平台的订单,并智能匹配最优发货渠道。多海外仓管理功能帮助卖家实现全球库存的整合和智能调配。
精细化运营已成为制胜关键。卖家需要清晰比较不同平台的利润贡献,判断是亚马逊的高客单价产品利润更厚,还是Temu的爆款走量策略回报更好,从而做出最优的资源分配决策。
全球电商市场的未来将更加多元化。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消费习惯的演变,区域市场的活力将继续增强。韩国Coupang、巴西Mercado Livre等区域小巨头正在证明,即使在亚马逊和Temu的阴影下,依然能够通过精准定位找到增长空间。
电商领域的竞争已从单纯的流量争夺,升级为供应链、物流、数据技术的综合较量。那些能够整合资源、精准满足本地化需求的平台,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