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商的江湖里,亚马逊 Prime Day 大促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,卖家们都盼着在这场派对上大赚一笔。然而,今年的情况却让不少卖家愁眉苦脸。和往年 Prime Day 大促的节奏类似,卖家们还没等来爆单的热闹场面,大促前夕就遭遇了订单大幅下滑,有些类目甚至跌到了历史最低点。
有卖家吐槽:“7 月 4 号销量一下子就降了 70%,到 7 月 5 号也不见好,这是咋回事啊?美国独立日对销量影响真有这么大?”这位卖家还说,从 6 月 30 号开始就加大了广告预算做推广,6 月 30 号到 7 月 3 号这四天,销量稳稳地保持在 80 单以上。可到了 7 月 4 号,订单量就像坐了滑梯一样,一下子跌到 30 多单。而且广告转化率也从之前的 22%左右降到了 14%。7 月 5 号还是老样子,检查了链接和账户绩效,也没发现啥问题。这卖家心里直犯嘀咕:美国独立日的消费淡季效应真这么明显?
Prime Day 前卖家订单雪崩式下跌
不少卖家在网上大倒苦水。有卖家说:“我从 2 号开始订单就少了一半,这下滑也太早了。”还有卖家抱怨:“新品的情况糟透了,广告费用蹭蹭往上涨,根本控制不住。”“这销量,周一都不知道咋跟老板交代。”“我也是,今天打开电脑一看,销售额直接砍半。”“我之前每天能卖 200 单,4 号就只有 60 单,不过排名倒没掉。”“整个 6 月转化率都差得很,好几天广告成本销售比(ACOS)都超过 100%。”
从 6 月下旬开始,很多卖家就感觉类目流量在减少,到了 7 月,更是大幅下降。大家分析,订单下滑主要有这几个原因:美国独立日假期、Prime Day 大促前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,还有其他电商平台提前搞促销抢了不少订单。
美国独立日可是美国的重要节日,这时候大家都忙着庆祝。家庭聚会、户外野餐、看烟花表演,哪有心思网购啊。而且 7 月马上就是 Prime Day 了,消费者都想着等大促的时候能低价买到心仪的东西,所以在大促前就不太愿意花钱。从以往的数据看,Prime Day 大促前,平台的流量和转化率都会下降,今年也不例外。
另外,其他电商平台也来“搅局”。Temu 在 6 月 29 号就开始了“Temu Week”,一直持续到 7 月 19 号,有 85 折、8 折、7 折等优惠。TikTok Shop 美区年中大促定在 7 月 7 号到 19 号。沃尔玛也不甘示弱,7 月 8 号到 13 号搞了 6 天促销,面向所有用户,Walmart + 会员还能提前购买。这些促销活动和亚马逊 Prime Day 时间重合,分走了不少流量。
网购增速十多年来最大放缓
咨询公司 AlixPartners 的一项“家庭配送调查”显示,早在 6 月中旬之前,美国电商行业就出现了自 2012 年调查开始以来最严重的放缓。这项调查在 2025 年 5 月 31 号到 6 月 3 号进行,调查对象包括 1100 名消费者和零售、运输行业的高管。
数据显示,很多品类的电商购物同比都下降了两位数。办公用品下降了 13 个百分点,体育用品下降 12 个百分点,化妆品、家具、家居用品和大型电子产品都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。AlixPartners 零售业务合伙人 Chris Considine 说:“十多年来,在线类别的增长第一次普遍回落。”不过,食品杂货受影响比较小。
AlixPartners 认为,关税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。34%的消费者因为价格不确定,推迟了购买;66%的消费者表示,如果海外商品价格上涨 10%,就会选择国内商品。28%的消费者提前购买是为了避免进口成本增加;20%的消费者想“买美国货”。关税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和需求方向。
面对订单下滑的情况,卖家们也得想办法应对。要注意调整库存,合理安排广告,等着 Prime Day 的到来。美国银行预测,2025 年 Prime Day 销售额可能达到 214 亿美元,比 2024 年 2 天促销的 127 亿美元高很多。2024 年促销时,Prime 会员买了超过 3.75 亿件商品,节省了 25 亿美元,电子产品、家电、服装和玩具最受欢迎。卖家们都盼着在今年的 Prime Day 上打个翻身仗。